贵州理工学院老师崔祚:热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_全球头条

时间 : 2023-06-08 17:08:40 来源 : 人民网-贵州频道

在贵州理工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求学时不停“转换阵地”,挑战新的科研方向,到扎根在贵州理工学院,崔祚始终保持着不断再出发的视角,专注、执着地孕育着科研的浪漫。

崔祚,1988年生,贵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机器人、计算流体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水下发射技术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东北到华中,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崔祚的求学之路,是一个不停“转换阵地”的过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都是他来贵州理工学院之前驻足过的地方。“好奇”不仅体现在求学地点的选择上,在专业研究中,他也尽力追求不一样的视角。

“在博士学习期间,我主要从事的是机器人研究,侧重动力学分析,而在美国博士联合培养的明尼苏达大学SAFL实验室,更侧重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数值编程等方面研究。研究方向与之前的研究基础差别很大。”在崔祚看来,研究方向的转换虽然困难,却也是打开思路的一把钥匙。“不同的研究方向其实有很多岔路口是相同的,尝试从更多角度去解决时,对科研自然就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崔祚。

地域的转变,学校环境的变化,绚丽的科研世界层层展现在面前,崔祚善于探索,博采众长,仿生机器人、计算流体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水下发射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让他在遇到科研困难时有更丰富的解读视角。近期针对高速武器水下发射稳定性问题,崔祚将机构动力学理论、海洋波浪理论、流体力学以及超大规模并行计算等理论深度融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发射干扰问题并为发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正如他经常说的,“科研创新的前提是扎实的基础知识,我们不仅要掌握专而精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这样才能把科研创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于崔祚来说,爱国主义即是最大的浪漫。在贵州理工学院,崔祚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继续深入,同时根据国防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着力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水下发射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家国情怀的指引下实现个人价值,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崔祚正迈出扎实的脚步。目前,崔祚老师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和参与重点基金项目、基础加强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担任《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Biology Open》等国际期刊,《机械工程学报》《空气动力学学报》《水下无人系统学报》等国内期刊审稿人;崔祚的浪漫,结出了累累的科研成果。

崔祚。

教学中,崔祚作为“领航员”,首先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他会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承担《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机械制图》《飞机结构学》《计算流体力学》等十余门课程的设计与讲授中,他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给同学们,并带领同学们认识学科领域的前沿,将理论结合实践,不仅能让同学们掌握知识,还能让同学们学会探索与钻研的精神。“具体知识可能会忘,计算技巧等真正用到的机会也不多,可是综合性的创新思考能力却是可以受用终身的。”

“回忆整个学习期间与崔老师的交流,遇到很多晦涩的学业问题,崔老师总会深入浅出,他的课堂一定会有笑声,对我来说,他既是老师,也是朋友。”航空航天工程学院19级的姚波波说道。身为老师,崔祚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指导和帮助的角色,而不是管理的角色,所以,他的学生感受到的总是受益和关爱。

热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科研的浪漫在于勤耕不辍、在于迎难而上,在于坚持不懈。秉持着科研人的对探索的渴求与对知识的谦卑,崔祚立大志于一事,做大事于一生,一步一脚印地踏实前进着……(图/文 贵州理工学院)

标签: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