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赵佳琦)
央广网南通8月8日消息(记者杨梦奎)她扶贫帮困不留名,30年持续捐资助学,是贫困孩子心中的一束光;她发起的“江苏如皋自由公益人”助学团队,集聚37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了1000余名山区小孩……从雉水大地到云滇山区,爱心跨越山海,她如同光一样带给贫困孩子希望和温暖,她就是“江苏好人”、首届“如皋市道德模范”姜峰。
【资料图】
她像一束光,点亮困难孩子的梦
“这个学生的父亲腿骨折,卧床半年,还有两个哥哥姐姐在上学。”“这个学生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姜峰向记者展示:“这些都是我走访时,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具体情况。”
2023年上半年,姜峰在云南近三个月时间,靠双腿走遍大山,对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摸底调查,记录在案,直到六月中旬才回到如皋。“我要确保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学子,把每一分钱都交到他们手上。”
姜峰(右一)在云南走访学校了解情况(受访人供图)
姜峰的捐资助学爱心之路可以追溯到30年前,自1993年起她就开始参加“希望工程”捐助活动,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003年,她在旅游时偶然到访云南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人们思想意识落后,很多家庭的孩子因贫辍学,这让姜峰感到痛心和无奈。
“当时了解到100元就能让一个小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我立马拿出身上所有的钱,一共600元。”姜峰回忆道,回到如皋后,脑海中时常浮现起那些渴望读书而无助的眼神。于是,姜峰默默化名“江风”,每年匿名向云南山区资助千元。此外,2011年姜峰在得知云南景东县扎结村山路难行,她把全家人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用于翻修新房的10600元捐助给村里用于修路。
2013年,来自云南的一封“寻人启事”寄到如皋,好心人“江风”做好事不留名的事迹被人知晓,受山区学子之邀,姜峰再赴云南,正是这次的云南之行,让姜峰萌生了成立助学团队的想法,她开始呼吁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帮助留守、困境儿童入学,加入她发起的“江苏如皋自由公益人”助学团队的队伍中。
在姜峰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加入发展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姜峰女儿读大学第一年就开始捐助困难学子。女儿省吃俭用,大一暑期留校兼职凑齐了6000元钱交到姜峰手上。姜峰的丈夫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姜峰的公益行动,多次将家里的积蓄捐出去帮扶困难孩子。2014年,姜峰家庭获评江苏省“最美家庭”。
姜峰与资助学生通话(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我们做公益是不求回报的,但每当曾经资助的学生打来电话或发来信息时,心里还是很开心!”姜峰说,只要知道这些学生现在有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未来,她就特别欣慰。
一名受助的学生在给姜峰的信中这样写道:“你们的出现,就像是我们穷苦孩子生命中的一束光,给我带来了希望和未来。”
她的爱心善举,带动一群人
在一路行善的过程中,姜峰的大爱也感染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引领着无数人加入“江苏如皋自由公益人”助学团队,并涌现了一批公益家庭,他们“全家总动员”,走上了结对资助云南山区贫困学生的公益之路。
今年“六一”儿童节,姜峰的助学团队给云南山区孩子送来捐赠和温暖(受访人供图)
如皋苗木老板朱敏林一家就是其中的典范,从“一人公益”到“全家公益”,他们全家人投身助学活动,7年来已资助68名学生。“因为自己尝过没钱读书的苦,所以想尽我所能地帮助更多贫困学子走出大山,去看更大的世界。”朱敏林说。
2013年,如皋丁堰镇刘海村的乡村医生宗位永在报纸上看到了姜峰的事迹后,得知了姜峰正在筹备创立助学团队的情况,便“毛遂自荐”成了该团队的第一批成员。“我想给贫困孩子们一些鼓励和引导,激励他们走出大山。”
刚开始,宗位永只是默默地做着公益,甚至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直到2018年,妻子在得知这件事后,也主动报名加入了该团队。在宗位永的潜移默化之下,他所在的刘海村不断有人加入这个助学团队,现已成为该助学团队中公益人数最多,捐赠数额最大的爱心小分队,今年七月,宗位永资助的一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凡人善举,好人成林。“江苏好人”“如皋爱心大使”宗青春从2020年加入“江苏如皋自由公益人”助学团队,三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吸引四十多人加入助学团队。“身边的人知道我加入助学团队后,经常会来打听如何帮助困难学生,有什么要求,更多地关注公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十年来,他们与善同行,沿着姜峰的爱心足迹,除了按时把助学金汇到结对的困难学子手中,还将他们的爱心化作一本本书籍、一件件文具、一声声祝福,跨过万水千山,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
截至目前,“江苏如皋自由公益人”助学团队已集聚37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累计筹集助学善款320多万元,“1+1”结对资助1000余名云南山区困难学子,其中近500名学子已考入本科院校。
从长江之畔到彩云之南,爱心跨越山海。姜峰说:“我们总要给自己的人生留点东西吧,回顾三十年公益之路,也许这是我留下的最好的痕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